用六大营养素打造健康生活:饮食指导与个性化建议
1. 引言:六大必需营养素及其重要性
1.1 本指南的目的
本指南旨在阐释六大必需营养素的科学依据,并提供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的策略。完成本指南后,你应能够:1) 说出这六种营养素并描述其主要功能;2) 识别富含营养的食物实例;3) 理解宏量营养素的摄入建议和每公斤体重推荐的蛋白质摄入量;4) 个性化调整营养摄入。
本指南旨在把营养学证据转化为实用建议,并强调对关节和肌肉骨骼健康尤为重要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个体需求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以便将本指南中的通用指导细化为个人化方案。
1.2 核心概念: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营养密度与平衡
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卡路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蛋白质用于构建和修复组织所需的氨基酸。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代谢、免疫功能、骨骼健康和组织修复中不可或缺。
营养密度指的是食物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有益化合物的多少。全食物通常比高度加工的食品更具营养密度。平衡意味着在不过量的情况下满足能量和营养需求。一般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5–65%,脂肪占20–35%,而蛋白质建议平均为每公斤体重0.8克。这些比例是初始参考,应根据活动水平、新陈代谢健康和具体目标进行个性化调整。关注食物的多样性、控制份量,并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以满足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需求。

2. 常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2.1 碳水化合物——类型、功能和摄入建议
* 类型:
* 简单碳水化合物:吸收快,迅速提供能量。
* 复杂碳水化合物:分解慢,提供更稳定的能量。
* 膳食纤维:促进消化健康。
* 主要功能:碳水化合物是身体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偏好的快速能量来源。纤维支持消化健康,改善血糖控制,还能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摄入指导和实用建议: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45%–65%左右,重点选择全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而不是精制谷物和含糖饮料。限制添加糖摄入。纤维的目标是成年女性每天约25克,成年男性每天30-38克。用糙米替代白米、整果替代果汁及用豆类替代部分肉类,都能提高纤维摄入、改善饮食质量。
2.2 脂肪——类型、生物作用和健康指导
* 类型及结构:
* 饱和脂肪:通常在室温下呈固态(如黄油、椰子油)。
* 不饱和脂肪:通常在室温下呈液态(如橄榄油、牛油果、多脂鱼)。欧米伽-3和欧米伽-6是对健康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 反式脂肪:应尽量减少摄入。
* 主要生物作用:脂肪是集中的能量来源,且对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至关重要。必需脂肪酸是细胞膜和信号分子的组成部分。脂肪也为器官提供缓冲,并为身体保温。
* 健康指导和与关节相关的提示:总脂肪摄入约占每日热量的20%–35%,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目标进行调整。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欧米伽-3具有抗炎特性,可以缓解关节炎症。将饱和脂肪限制在总热量的 ≤10%,尽量将工业反式脂肪摄入降至接近零。实用建议:用橄榄油烹饪、吃坚果零食、每周两次选择多脂鱼,并查看标签以避免氢化油。
2.3 蛋白质——氨基酸、来源和推荐摄入量
* 什么是蛋白质及其重要性: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它们是身体的结构成分,以及酶、激素、抗体和运输分子的重要组成。
* 必需氨基酸及来源:有九种氨基酸身体无法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动物食品通常可提供所有九种氨基酸,被称为“完全”蛋白质。通过一天中的不同食物组合——如米饭和豆子——可提供完整氨基酸谱。某些植物来源如大豆和藜麦本身就是完全蛋白质。
* 摄入推荐和实用指导:对不活动或一般活动水平的成年人,建议蛋白质摄入约 0.8 g/kg/日;老年人建议约 1.0–1.2 g/kg/日以维持肌肉量;运动员或重训者的摄入可为 1.2–2.0 g/kg/日,孕产妇亦需增加。为了关节健康,足够的蛋白质支持肌肉力量,以保护关节,并提供修复结缔组织所需的氨基酸。选择瘦肉、多样化的蛋白质来源,并将总蛋白质摄入量融入热量需求中;将蛋白质摄入分布在各餐中,以支持肌肉维持和恢复。
3. 维生素:分类、常见问题与实用指导
3.1 分类与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A、D、E、K)和水溶性(B 族维生素与维生素 C)。脂溶性维生素溶解于膳食脂肪中,经淋巴系统吸收,并储存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水溶性维生素溶解于水,可以直接进入血液中吸收,除了维生素 B12 外,通常不会有大量储存,多余的量通常通过尿液排出。
脂溶性维生素需要膳食脂肪和正常的胆汁功能才能有效吸收,脂肪吸收受损可能会导致缺乏。长期高剂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会增加中毒的风险。水溶性维生素通过食物不太容易达到毒性水平,但摄入不足或需求增加时,可能较快出现缺乏。
服用脂溶性维生素补充剂时,应与含脂肪的餐一起食用,以改善吸收;识别会影响吸收的药物和健康状况,优先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并在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而不要盲目长期高剂量服用。
3.2 关键缺乏和过量案例及其临床后果
* 维生素 A 缺乏表现为夜盲、干眼和免疫功能受损。妊娠期过量摄入预成型维生素 A有致畸风险,长期高摄入可能损害肝脏。
* 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儿童佝偻病或成人骨软化和肌无力,过量维生素 D 可能导致高钙血症。
* 维生素 E 缺乏罕见,但在脂肪吸收不良者中可能引起神经肌肉问题和溶血性贫血。高剂量补充维生素 E 会增加出血风险。
* 维生素 K 缺乏表现为出血倾向,过量合成维生素 K 会影响抗凝治疗的管理。
* 硫胺素(B1)缺乏导致脚气病和维尼克–科萨科夫综合征;高剂量补充的烟酸(B3)会引起潮红和肝毒性;吡哆醇(B6)缺乏可能导致贫血和皮炎,而非常高剂量的补充会引起感觉性神经病变。
* 维生素 B12 缺乏导致巨红细胞性贫血和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老年人和严格素食者风险尤高。
* 维生素 C 缺乏则导致坏血病(疲劳、牙龈出血、伤口愈合不良)。
具有临床意义的中毒主要来自高剂量补充剂,而非食物摄入。
3.3 膳食来源、预防策略及何时补充
维持良好维生素水平的关键在于饮食多样化和减少食物加工。
* 维生素 A 来自橙色蔬菜,深色叶菜,奶制品和动物肝脏;
* 维生素 D 来自脂肪鱼、强化牛奶或植物饮品及阳光照射;
* 维生素 E 存在于坚果、种子和植物油中;
* 维生素 K 来自绿叶蔬菜、发酵食品;
* B 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全谷物、豆类、坚果、肉类、鸡蛋和奶制品中;维生素 B12 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强化食品;
* 维生素 C 丰富于柑橘类、浆果、甜椒和十字花科蔬菜中。
高危人群与建议检测(或补充)一览表
高危人群 | 建议检测/补充 |
老年人 | 维生素D、B12 |
严格素食者 | B12 |
孕妇 | 叶酸和铁 |
脂溶性吸收受损者 | 脂溶性维生素 |
老年人、日晒不足者、脂肪吸收障碍患者和严格素食者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 D 和 B12。孕妇应服用产前叶酸,并遵循医嘱补充铁及其他必要的微量营养素。服用影响吸收的药物的人应与医务人员讨论是否需要进行筛查。实用小贴士:脂溶性维生素补充剂应与含脂肪的餐同时服用,避免随意服用大剂量的单一维生素,应优先考虑常规复合维生素或“以食物为先”的策略。当怀疑有缺乏时,实验室检测可指导补充,高剂量治疗应在临床医师监督下进行以尽量减少风险。
4. 矿物质、水与电解质:功能、需求与实用管理
4.1 大量矿物质:功能、食物来源与重要相互作用
大量矿物质是指人体需要较多以建立和维持骨骼、传递神经信号、促进肌肉收缩并支持多种代谢过程的矿物质。
* 钙:赋予骨骼和牙齿结构的完整性,对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至关重要,并有助于血液凝固。膳食来源包括乳制品、强化植物奶、带骨沙丁鱼、豆腐和绿叶蔬菜。
* 磷:与钙密切协作形成骨矿,并且是细胞能量储备 ATP 的关键组成成分。磷广泛存在于乳制品、肉类、鱼类和许多加工食品中。
* 钾和钠:是主要的细胞内外电解质,控制体液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功能。富钾食物包括香蕉、土豆、豆类和绿叶蔬菜;钠(即食盐中的钠)对体液平衡和神经功能是必需的。
* 镁:是数百种酶的辅因子,对肌肉与神经功能及骨骼健康十分重要;其来源包括坚果、种子、全谷物和豆类。
* 硫:重要氨基酸和某些维生素的组成部分,间接参与结缔组织结构和解毒通路;硫主要从高蛋白食物中获得。
重要相互作用包括:高剂量钙摄入可抑制同餐中铁的吸收,而高剂量的锌补充可能影响铜的吸收状态。实用建议:优先通过多样化的全食饮食满足大量矿物质的需求,除非有医学指示,否则避免常规高剂量单一矿物质补充,并在补充时将有竞争关系的矿物质(如钙与铁)在不同餐次中分别摄入。
4.2 微量元素:作用、缺乏与毒性风险及食物来源
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远小于大量矿物质,但在酶促反应、激素合成和抗氧化防御中起着关键作用。
* 铁:负责在血红蛋白中运输氧气。优质来源包括红肉、豆类、强化谷物和绿叶蔬菜(维生素 C 促进植物性铁的吸收)。
* 锌:支持免疫功能、伤口愈合和蛋白质合成。富含锌的食物有生蚝、牛肉、家禽、豆类和坚果。
* 碘:对于甲状腺激素合成至关重要,甲状腺激素调节代谢和发育。碘盐和海产品是主要来源。
* 硒:是抗氧化酶的辅因子,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支持甲状腺功能。膳食来源包括巴西坚果、鱼类和全谷物。
以包含海产品、瘦肉、乳制品或强化植物替代品、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碘盐的多样化饮食为目标。合理使用强化食品,并仅在确诊缺乏或临床建议时使用补充剂——过量摄入微量矿物质可能有害,因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例如锌与铜)。
4.3 水分、电解质与平衡的实用管理
水是维持生命的关键,保障细胞正常运作。溶解营养物质,运输激素和代谢废物,作为关节滑液润滑关节,并在运动中调节体温。对于大多数健康成人,推荐的每日总水分约为男性 3.7 L、女性 2.7 L。具体需求会依据气候、体力活动、体型及生理状态显著变化。
电解质控制体液分布、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膳食建议通常建议限制钠摄入(通常≤2,300 mg/天),同时注意增加钾摄入(约 3,500–4,700 mg/天),因为两者的平衡影响血压和心血管风险。
实用管理要点:保持规律补水,尤其在运动前、中、后,大量出汗后替换水分和电解质。患有肾病、心力衰竭或正在服用利尿剂的人应遵循临床医生关于液体和电解质目标的指导。就关节健康而言,保持良好水合状态有助于软骨的弹性和滑液润滑,减少僵硬并改善运动时的舒适度。
References
[1]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20–2025. 2020. https://www.dietaryguidelines.gov.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y diet. 2018.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ealthy-diet.
[3]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he Nutrition Source — Carbohydrates, Fats, and Protein. 2024. https://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
[4] Calder PC. Omega-3 fatty acids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 2013. *Nutrients*.
[5]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Vitamin D Fact Shee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2023.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D-HealthProfessional/.
[6]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Water, Potassium, Sodium, Chloride, and Sulfate. 2005.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